二是科技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五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建设一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科学化水平。
据了解,《若干措施》共8部分28条,在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7大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科技创新体系。《若干措施》提出,省部共建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借力国家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我省生态环境监管智能化水平。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软科学课题研究制度,推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政策创新,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的智力支撑。二是压实规划环评法律责任。三是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强化干部队伍政治建设、干部管理、干部交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若干措施》提出,要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委员会工作机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公检法、生态环境保护与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并联工作机制。程木炜介绍,《条例》颁布后,全市各有关部门要以《条例》为依据,结合实际和工作需要加快制定相关配套落实文件,增强《条例》的操作性、执行性,确保《条例》立得住、真管用。
我市近年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积累并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大连将以《条例》实施为契机,统筹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累计覆盖164.18万户,户数覆盖率95.4%,7878个强制分类单位中有7376个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93.63%。这表明,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具备一定的民意基础。
■问卷调查多数居民支持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投放,倒逼市民养成少扔垃圾的习惯,也意味着人们需要改变多年养成的随时扔垃圾固有思维。社会督导员由所在地区(市)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管部门通过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招募志愿者、发动党员干部进社区等形式产生
此前,Energy &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 机构统计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的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中国于今年9月22日宣布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韩国今年早些时候也提出了碳中和的计划,日本面临着澄清其长期碳减排目标的压力。但东亚三个主要经济体中国、日本和韩国未包括在其跟踪表格中。日本提出的气候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解决方案来控制排放,但日本气候目标并未提供如何解决日本对煤炭的依赖问题的具体细节,只是承诺到2030年将碳捕获和储存用于燃煤发电。
如果日本没有淘汰煤炭的明确日期,那么到2050年就不可能实现净零排放。据分析,205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确定之后,日本也必须相应地修订其2030年能源规划。到目前为止,日本的长期气候战略是到2050年相对2010年的基础上减排80%,并在本世纪后半叶尽早实现碳中和。其发布的净零排放跟踪表统计了各个国家的进展情况,包括:已实现的2个国家,已立法的6个国家,处于立法中状态的包括欧盟(作为整体)和其他3个国家。
根据日本现有的能源规划,2030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提供22-24%的发电量,核能占22-20%,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仍占能源结构的56%(煤电占至少还占26%)。另外,有12个国家(包括欧盟国家)发布了政策宣示文档。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菅义伟(Suga Yoshihide)将于下周一首次向国会发表讲话,预计他将宣布日本到2050年将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零的计划(碳中和),并提出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并支持碳捕获和储存以及绿氢的发展。日本能源专家表示,在新的长期战略下,日本将加快推动煤炭逐步淘汰和可再生能源的部署。
日本政府需要面对这个现实,使得2030年的煤电比例需要远低于26%,并解决整个工业部门的排放问题根据日本现有的能源规划,2030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提供22-24%的发电量,核能占22-20%,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仍占能源结构的56%(煤电占至少还占26%)。中国于今年9月22日宣布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韩国今年早些时候也提出了碳中和的计划,日本面临着澄清其长期碳减排目标的压力。但东亚三个主要经济体中国、日本和韩国未包括在其跟踪表格中。其发布的净零排放跟踪表统计了各个国家的进展情况,包括:已实现的2个国家,已立法的6个国家,处于立法中状态的包括欧盟(作为整体)和其他3个国家。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菅义伟(Suga Yoshihide)将于下周一首次向国会发表讲话,预计他将宣布日本到2050年将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零的计划(碳中和),并提出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并支持碳捕获和储存以及绿氢的发展。
日本提出的气候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解决方案来控制排放,但日本气候目标并未提供如何解决日本对煤炭的依赖问题的具体细节,只是承诺到2030年将碳捕获和储存用于燃煤发电。此前,Energy &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 机构统计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的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
日本政府需要面对这个现实,使得2030年的煤电比例需要远低于26%,并解决整个工业部门的排放问题。据分析,205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确定之后,日本也必须相应地修订其2030年能源规划。
另外,有12个国家(包括欧盟国家)发布了政策宣示文档。如果日本没有淘汰煤炭的明确日期,那么到2050年就不可能实现净零排放。
日本能源专家表示,在新的长期战略下,日本将加快推动煤炭逐步淘汰和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到目前为止,日本的长期气候战略是到2050年相对2010年的基础上减排80%,并在本世纪后半叶尽早实现碳中和例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了党章,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即使再出现之前PPP大潮那样的疯狂,也不至于过于头脑发热,把步子迈得太大吧。
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顺利,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大城市的黑臭水体看上去似乎都治理完了。
总之,未来环保产业的外部环境还是看好的,环保政策的力度还是很大,这将持续带来很多的市场机会。2017年,大气十条收官,随着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大,关于环保影响经济、影响民生的话题开始逐渐升温。
例如,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系统,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过去是一刀切,未来则将是精准治污,这就更需要环保企业的参与了。
环境质量的改善只是结果,从生态环境部的角度出发,他们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具体来讲包括5大方面:一是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发布会的时间定在10月21日,主讲人是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那个时候,三大十条还刚刚公布,PPP也方兴未艾,多重力量推动之下,环保产业成为一个大风口,好多中字头的央企都开始跨界涌入,整个行业都处于亢奋之中。一上来,赵英民就对十三五的环保工作做了一个高度概括这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地增强。
十四五期间,环保工作将越来越精细化。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当时整个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不少野蛮人涌入,竞争日趋激烈,杀低价正是表现形式之一。
以前,经常听到有环保企业抱怨,环保风暴来了,工业企业都关停了,根本都不需要治理了。最起码现在北方的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常态,秋冬季偶尔还有点小雾霾,也远远达不到爆表的标准。
既然过去5年,生态环境部做了这么多事,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效,那么环保产业过去5年的发展怎么样呢?简单给大家回顾一下。总体来讲,在政策方面,十三五期间环保工作可谓收获颇丰,成果极大。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